新闻中心 分类>>

月饼何以成为新疆和田人的日常点心?开云入口

2025-05-08 10:47:0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。但在新疆和田,不止中秋,月饼已成为陪伴当地人三餐四季的日常点心。

  位于新疆南部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,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交通要道,多民族汇聚、多元文明荟萃之地。各种文化要素在这里互动交融,形成和田文化兼容并蓄的特性。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,汇聚成和田河,滋养着星星点点的绿洲,造就了这里恬淡安逸的生活环境。

月饼何以成为新疆和田人的日常点心?开云入口(图1)

月饼何以成为新疆和田人的日常点心?开云入口(图2)

  在和田博物馆,1984年出土于和田洛浦县普拉1号墓地的黍饼,距今已有2000多年。证实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的黍,在青铜时代传入和田地区,开始成为和田居民的主要食物之一。

  博物馆里,还藏有一枚清代月饼模具,中心刻有“广式旦黄”四字。讲解员说,这件发现于和田地区的月饼模具,反映了中原传统习俗传入新疆地区,是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的见证。

  新中国成立,月饼依旧是当地百姓中秋节的必备甜点。和田的老人们都还记得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,月饼限量供应,家家户户拿券兑领月饼。改革开放后,和田的月饼加工厂逐渐增加,品种也日益丰富。进入新世纪,随着百姓生活品质提升,具备和田特色的“土月饼”,成为当地餐桌上的常备美食。

  和田人喜欢甜点,甜品店各类烘焙食品琳琅满目,是餐桌常客;和田人也喜欢干果,核桃、葡萄干、巴旦木、玫瑰花酱,辅佐着每日餐食。

  月饼,恰恰兼顾了和田人的味蕾,以及对美食与健康的追求。于是,他们将月饼改良,形成了兼容并包的和田“土月饼”。

月饼何以成为新疆和田人的日常点心?开云入口(图3)

  所谓“土”,就是配方简单,追求自然健康。和田土月饼的配料除了面粉和植物油,就是核桃仁、玫瑰花酱和鸡蛋,做到“不甜、不油、不腻”。

  2007年开业的“古丽卡提卡提月饼店”,开云平台是和田市知名度较高的甜品店。店长加米拉·阿布杜艾力告诉我们,随着销售额逐年增加,2020年,她把家庭作坊扩建成现代化的生产车间,大幅提高了生产能力。如今,企业已有约100名员工,平均每天销售近1000枚月饼,每年中秋节期间经常“一饼难求”,需要提前1个月预订。

  因为营养又健康,和田土月饼还深受内地游客喜爱。通过淘宝、抖音等网络平台,加米拉·阿布杜艾力平均每天还要将500多枚月饼发往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黑龙江等地。

月饼何以成为新疆和田人的日常点心?开云入口(图4)

  4月中旬,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半月。我们走访发现,和田市街头巷尾不少小吃摊都有粽子出售。但当地人说,在和田,大家不只是端午前后吃粽子,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买到。只不过,和田人将传统的粽子与当地特色相结合,让酸奶、玫瑰花与粽子在和田完美相遇。

  剥开粽叶,取出粽子,放到一个小盘上,再辅以酸奶、玫瑰花酱、蜂蜜等和田特产,就成了另一道和田特色小吃。不仅和田百姓喜欢,来到和田的外地游客也竞相购买,已然成为别具特色的“网红美食”。

  从中原到西域,从节日必吃到每日必吃,如何兼收并蓄,让中华美食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,我们在和田发现了“美美与共”的美食篇章。

搜索